調查:88.6%受訪者網購日用品遇到過價高或質次情況
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新鮮的水果蔬菜,時不時還能趕上“打折”,感覺占了很大便宜。當下,網購成為年輕人購買生活用品、食品的主要渠道。但是與傳統(tǒng)早市、超市相比,網上購物真的便宜實惠品質好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購買日用品、食品時,84.0%的受訪者喜歡網購。與傳統(tǒng)早市、超市相比,59.8%的受訪者覺得網購實惠,33.4%的受訪者覺得差不多。34.4%的受訪者認為網購日用品看起來劃算,實際并不節(jié)省。
受訪者中,一線城市的占34.6%,二線城市的占45.6%,三四線城市的占16.2%,縣城或農村的占3.7%。90后占18.5%,80后占52.2%,70后占23.5%,60后占4.6%,50后占0.9%。
84.0%受訪者購買日用品、食品時喜歡網購
購買日用品、食品時,84.0%的受訪者喜歡網購,其中26.0%的受訪者非常喜歡。
范阿姨今年55歲,為了照顧外孫女,她去年年底從老家來到北京。“女兒女婿工作都很忙,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所以買菜做飯我都包了,經常去菜市場趕早市。這是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趙珂(化名),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或點外賣,“有時候減肥,晚餐想吃點黃瓜、西紅柿,就用手機App選購。一小時送到宿舍樓下,比去菜市場方便多了”。
受訪者認為網購日用品、食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送貨上門,節(jié)省時間(72.4%),在線選購,方便快捷(64.2%),物美價廉,優(yōu)惠力度大(55.5%)。其他還有:質量有保障,性價比高(26.2%),包裝高檔,賞心悅目(15.7%),品牌效應,值得信賴(14.5%),格調高,風格獨特(6.7%)等。
在北京工作的劉暢(化名)說,“現在是網絡時代,可以買菜的App有十幾個,一大早去菜市場又累又擠,也不能保證衛(wèi)生質量。App打折力度大,趕上年中、年尾大促,還有減免優(yōu)惠,怎么看都比菜市場便宜”。
劉暢的飲食需要少油少鹽,所以他經常在家里自己做飯。“我最常用的幾個App上,東西是大品牌,質量好也干凈衛(wèi)生。雖然沒算過和菜市場相差多少,但覺得即便貴點,也不過十幾塊錢的事兒,關鍵在于大品牌的東西,買得放心,吃得也放心”。
如何確認網購日用品、食品的品質?51.6%的受訪者靠金字招牌或老品牌,41.5%的受訪者會看首頁推薦店鋪或推薦產品,39.8%的受訪者是朋友家人推薦,35.1%的受訪者相信明星推薦或代言,32.0%的受訪者親自體驗,24.8%的受訪者會看價格是否高于平均水平。
88.6%受訪者網購日用品時遇到過價高或質次的情況
劉暢的媽媽覺得網上的東西看不到、摸不著,容易上當,不如去菜市場靠譜。
與傳統(tǒng)早市、超市相比,59.8%的受訪者覺得網購實惠,33.4%的受訪者覺得差不多,6.9%的受訪者覺得網購有時候花費更多。
范阿姨認為,去菜市場采購日常食品最靠譜。“我一般早上5點多起床,趁著大家還睡覺,買點新鮮菜,再打半斤牛奶。我們小區(qū)旁有一個小菜市場,水果蔬菜、油鹽醬醋、鍋碗瓢盆都能買到,價格劃算。買回來的西瓜個大、沙瓤,又甜又便宜”。
范阿姨也曾在女兒的指導下用手機App購物,但是用了幾次就放棄了。“介紹詞寫得挺好,但買回來的東西比圖片里的差遠了。”范阿姨說,網購的西瓜根本不甜,蔥姜蒜也不便宜,雖然有打折,可加上運費還是比菜市場貴。“這些宣傳語也就是騙騙年輕人,等他們開始自己帶孩子做飯了,就會知道去菜市場買菜的好處”。
調查顯示,88.6%的受訪者在網購生活日用品時遇到過東西價格偏高或質量不好的情況,其中19.7%的受訪者經常遇到,68.9%的受訪者偶爾遇到。34.4%的受訪者認為網購日用品看起來劃算,實際并不節(jié)省,對此35.0%的受訪者不認同,30.7%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其實,不管是哪種消費方式,只要自己覺得劃算、舒心就好了。”劉暢說,“我媽媽喜歡去菜市場,我偷懶在家等著送貨上門,都挺好的,互不影響。”
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新鮮的水果蔬菜,時不時還能趕上“打折”,感覺占了很大便宜。當下,網購成為年輕人購買生活用品、食品的主要渠道。但是與傳統(tǒng)早市、超市相比,網上購物真的便宜實惠品質好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購買日用品、食品時,84.0%的受訪者喜歡網購。與傳統(tǒng)早市、超市相比,59.8%的受訪者覺得網購實惠,33.4%的受訪者覺得差不多。34.4%的受訪者認為網購日用品看起來劃算,實際并不節(jié)省。
受訪者中,一線城市的占34.6%,二線城市的占45.6%,三四線城市的占16.2%,縣城或農村的占3.7%。90后占18.5%,80后占52.2%,70后占23.5%,60后占4.6%,50后占0.9%。
84.0%受訪者購買日用品、食品時喜歡網購
購買日用品、食品時,84.0%的受訪者喜歡網購,其中26.0%的受訪者非常喜歡。
范阿姨今年55歲,為了照顧外孫女,她去年年底從老家來到北京。“女兒女婿工作都很忙,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所以買菜做飯我都包了,經常去菜市場趕早市。這是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趙珂(化名),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或點外賣,“有時候減肥,晚餐想吃點黃瓜、西紅柿,就用手機App選購。一小時送到宿舍樓下,比去菜市場方便多了”。
受訪者認為網購日用品、食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送貨上門,節(jié)省時間(72.4%),在線選購,方便快捷(64.2%),物美價廉,優(yōu)惠力度大(55.5%)。其他還有:質量有保障,性價比高(26.2%),包裝高檔,賞心悅目(15.7%),品牌效應,值得信賴(14.5%),格調高,風格獨特(6.7%)等。
在北京工作的劉暢(化名)說,“現在是網絡時代,可以買菜的App有十幾個,一大早去菜市場又累又擠,也不能保證衛(wèi)生質量。App打折力度大,趕上年中、年尾大促,還有減免優(yōu)惠,怎么看都比菜市場便宜”。
劉暢的飲食需要少油少鹽,所以他經常在家里自己做飯。“我最常用的幾個App上,東西是大品牌,質量好也干凈衛(wèi)生。雖然沒算過和菜市場相差多少,但覺得即便貴點,也不過十幾塊錢的事兒,關鍵在于大品牌的東西,買得放心,吃得也放心”。
如何確認網購日用品、食品的品質?51.6%的受訪者靠金字招牌或老品牌,41.5%的受訪者會看首頁推薦店鋪或推薦產品,39.8%的受訪者是朋友家人推薦,35.1%的受訪者相信明星推薦或代言,32.0%的受訪者親自體驗,24.8%的受訪者會看價格是否高于平均水平。
88.6%受訪者網購日用品時遇到過價高或質次的情況
劉暢的媽媽覺得網上的東西看不到、摸不著,容易上當,不如去菜市場靠譜。
與傳統(tǒng)早市、超市相比,59.8%的受訪者覺得網購實惠,33.4%的受訪者覺得差不多,6.9%的受訪者覺得網購有時候花費更多。
范阿姨認為,去菜市場采購日常食品最靠譜。“我一般早上5點多起床,趁著大家還睡覺,買點新鮮菜,再打半斤牛奶。我們小區(qū)旁有一個小菜市場,水果蔬菜、油鹽醬醋、鍋碗瓢盆都能買到,價格劃算。買回來的西瓜個大、沙瓤,又甜又便宜”。
范阿姨也曾在女兒的指導下用手機App購物,但是用了幾次就放棄了。“介紹詞寫得挺好,但買回來的東西比圖片里的差遠了。”范阿姨說,網購的西瓜根本不甜,蔥姜蒜也不便宜,雖然有打折,可加上運費還是比菜市場貴。“這些宣傳語也就是騙騙年輕人,等他們開始自己帶孩子做飯了,就會知道去菜市場買菜的好處”。
調查顯示,88.6%的受訪者在網購生活日用品時遇到過東西價格偏高或質量不好的情況,其中19.7%的受訪者經常遇到,68.9%的受訪者偶爾遇到。34.4%的受訪者認為網購日用品看起來劃算,實際并不節(jié)省,對此35.0%的受訪者不認同,30.7%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其實,不管是哪種消費方式,只要自己覺得劃算、舒心就好了。”劉暢說,“我媽媽喜歡去菜市場,我偷懶在家等著送貨上門,都挺好的,互不影響。”
- 消費品質提升成車市變革核心動能(2024-11-19)
- “搖搖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時應有成人看護(2024-11-12)
- 聚焦進博會|頭部車企齊聚進博會 首發(fā)首展接連不斷(2024-11-12)
- 套餐費用易升難降 攜號轉網人為設障(2024-11-05)
- 糾正電影票不能退“霸王條款”(2024-10-28)